媽宮風華四百年
媽宮城亦稱澎湖城,也稱光緒城。是清朝時期最後一座築建的防禦性城池。 清康熙22年(1683)澎湖群島歸入清廷版圖後,於文澳設巡檢署。雍正5年(1727)改設海防糧捕廳,置通判,廳沿仍於文澳司署,設立通判衙門,由澎湖水師副將率領水師二營兵力駐守媽宮澳。光緒11年(1885)法艦久攻淡水未成轉戰澎湖,二月攻佔媽宮,六月議和成立法軍撤退。台灣巡撫劉銘傳親履會勘提出「澎湖一島孤絕,為閩台門戶,必須禦築堅厚砲台,購置精利大砲,選派勁旅駐紮,方足以守禦」。清廷採納其議,於光緒12年(1886)任吳宏洛為澎湖首任總兵抵澎奉命築城。媽宮城於同年12月起築建,光緒15年(1889)10月完工。 ...more

媽宮城歷史景點

  •  
    觀音亭
  •  
    第一賓館
  •  
    媽宮城隍廟
  • 高雄關稅局

    馬公支關

    高雄關稅局

    馬公支關

  •  
    乾益堂中藥行
  •  
    四眼井
  •  
    天后宮
  •  
    施公祠
  •  
    萬軍井
  • 臺廈郊會館 (水仙宮)
    臺廈郊會館

    (水仙宮)

  • 順承門 (昔小西門)
    順承門 (昔小西門)
  • 大西門 (今中興門)
    大西門(今中興門)
  • 馬公金龜頭

    礮臺

    馬公金龜頭礮臺
  • 西瀛勝境

    牌樓

    西瀛勝境牌樓
  • 台灣總督府專賣

    局澎湖出張所

    台灣總督府專賣

    局澎湖出張所

  • 澎湖公賣局

    北側防空壕

    澎湖公賣局

    北側防空壕

  • 馬公市第三

    水源地配水塔

    馬公市第三

    水源地配水塔

  •  
    馬公東甲北極殿
  •  
    澎湖廳憲兵隊
  •  
    澎湖郵便局
  • 馬公水上警察

    官吏派出所

    馬公水上警察

    官吏派出所

  •  
    馬公篤行十村
  • 拱辰門(北門)
    拱辰門(北門)
  • 朝陽門 (東門)
    朝陽門(東門)
  • 迎薰門 (南門)
    迎薰門(南門)
  • 即敘門 (小南門)
    即敘門(小南門)
  •  
    澎湖廳舍

觀音亭
建造年代:清康熙35年(1696)
        觀音亭位於媽宮城西側海岸邊,相傳明朝末年,觀音大士見媽宮港風景秀麗下凡佇足,居民即於該地建亭,為觀音亭之由來。至康熙35年(1696),由澎湖左營游擊薛奎創建正式廟宇,主祀觀音大士。
       自古澎湖人民以海為田,身家所繫,莫不乞求海上平安、穩度波瀾,通判蔣鏞等官紳於道光6年(1826)倡捐,擇觀音亭東邊廂房拆屋,另建龍王祠。期間遭清法戰爭戰火受損、乙未戰爭日軍攻澎,幾度遭戰火受損與修建。昭和2年(1927)由澎湖紳民再度重建今日的觀音亭。[1]


[1] 林進寶,2007-05,《澎湖縣定古蹟馬公觀音亭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3頁。
■ 照片上圖來源: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1995-05,《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32頁。
■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觀音亭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照片(約昭和12年,1937)暨《澎湖縣定古蹟馬公觀音亭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竣工圖。

第一賓館
建造年代:日治昭和17年(1942)
        第一賓館建於日治昭和17年(1942),日治時期稱為「貴賓館」,當時主要作為招待日本皇族及軍政高級官員到澎湖視察時招待所,然適逢太平洋戰爭,未能發揮行館功能。
        戰後,民國38年(1949)5月17日,蔣中正總統首度飛抵澎湖下禢貴賓館,自此成為「蔣公行館」,更名「第一賓館」。民國45年(1956)部分日式空間拆除,修建為西式起居空間,同時在南側構建一座地下戰時指揮所。「八二三砲戰」時,蔣中正總統曾在此指揮執行「閃電」、「鴻運」、「轟雷」…等計畫。[1]


[1] 林世超、張宇彤,2019-04,《澎湖縣縣定古蹟第一賓館修繕工程案工作報告書》,1-1頁。
■照片上圖來源: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1995-05,《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34頁。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第一賓館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照片(約民國81年,1992)暨《澎湖縣縣定古蹟『第一賓館』委託修復規劃設計監造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竣工圖。

媽宮城隍廟
建造年代:清乾隆43年(1778)
       澎湖有兩座縣城隍廟,考據其廳治初設於文澳依例創設城隍廟。至乾隆42年(1777)通判謝維祺鑒於「固有神廟庳陋湫溢而囂塵」醵資改建城隍廟於媽宮,原文澳城隍廟保留未廢[1]。媽宮城隍廟於乾隆43年(1778)興工,於隔年落成,為三進式建築,有中庭及兩廂。
       經有多次修建,在光緒11年(1885)清法戰爭為法砲所毀,隔年通判程邦基率民重建,今存有碑記紀載。昭和6年(1931),廟宇年久失修,澎湖商民發起大規模改建,不僅抬高屋架堂皇廟構,內外雕繪亦頗可觀。[2]


[1] 黃有興、徐永福、朱茂林、甘村吉、蘇明新,1999-12,《澎湖馬公城隍廟志(上冊)》,320頁。
[2] 陳英俊,2012-11,《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144頁。
■照片上圖來源: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1995-05,《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38頁。
■照片下圖來源:2019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媽宮城隍廟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澎湖馬公城隍廟志(上冊)》照片(約昭和8年,1933)暨《澎湖縣第三級古蹟媽宮城隍廟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竣工圖。

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
建造年代:日治明治39年(1906)
       日本政府為因應澎湖海上貿易業務的發展,於明治31年(1898)11月設立「安平稅關媽宮出張所」,並在明治39年(1906)於馬公港第三棧橋東側,落成「媽宮稅關支屬廳舍」(即今馬公支關),以處理澎湖關稅相關業務。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落成至今,已歷經日治時期臺灣海關之變遷沿革,也見證兩岸近百年來經貿的分合之經濟文化歷史意義。[1]


[1] 曾文吉等人,2004-01,《澎湖縣縣定古蹟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前言。
■照片上圖來源:井原伊三太郎,1932,《澎湖島大觀》。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舊照片暨《澎湖縣縣定古蹟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修復圖。

乾益堂中藥行
建造年代:日治大正7年(1918)
       清乾隆年間,媽宮已有「七街一巿」巿鎮雛型,到清光緒年間隨著人口增添、民生所需而擴大發展為「十街二巿」,沿著大井街(今中央街)往天后宮一帶為早期最熱鬧的地方。軍事駐防與港口商船、漁民帶來紛集人潮。商店街糕餅、衣飾、百貨等民生店鋪如雨後春筍般林立。[1]
       乾益堂中藥行由薛號於大正9年(1920)創店[2],日治時期盛況人潮川流不息;清晨六點半,民眾熙攘而至,直到晚上十二點店家方能歇息[1]。早期洗藥、煮藥皆仰賴四眼井井水,澎湖居民指的「四眼井那家中藥店」就是乾益堂中藥行,形塑了不可分離的生活意象。[3]


[1] 吳奕德等人,2002-07,《澎湖縣定古蹟乾益堂中藥行調查研究暨修護計畫》,2頁。
[2] 胡力人、劉茲穎,2005-10,《澎湖縣定古蹟乾益堂中藥行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1-2頁。
[3] 同[2],11頁。
■照片上圖來源:吳奕德等人,2002-07,《澎湖縣定古蹟乾益堂中藥行調查研究暨修護計畫》,附錄十八 竣工圖A3-1。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乾益堂中藥行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澎湖縣定古蹟乾益堂中藥行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建築正面竣工圖。

四眼井
建造年代:相傳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近四百年[1]
       四眼井俗稱為四孔井,日治時期稱四目井,二次戰後改稱四眼井,位於馬公市中央街最北端處。四眼井周遭東、西、北三面都是海拔6到8公尺高的丘地,開口向南的「山谷」底部。井的開鑿年代並沒有確切的史料可考[2],但是自唐、宋以來,大陸沿海漁民以澎湖島媽宮澳為船隻泊渡口處,中繼站的水補給,對往來兩地的船舶也相對重要。[3]


[1] 維基百科:四眼井。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7%9C%BC%E4%BA%95(2020.01.15)
[2]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12,《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54頁。
[3] 陳英俊,2012-11,《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117頁。
■照片上圖來源: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1995-05,《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42頁。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四眼井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舊照片暨《澎湖馬公四眼井之研究與修護計畫》平面圖和縱剖立面圖。

天后宮
建造年代:明萬曆32年(1604)已存在
       澎湖天后宮於明萬曆32年(1604)就已存在,是全臺年代最為久遠之媽祖廟[1]。位於明朝、清朝時期澎湖古渡口北側斜坡地處,由於渡口位於澎湖內海,且海面風平浪靜,所以福建沿海先民渡海前來澎湖的船舶,習以渡口做為主要停泊岸口。進而落腳開墾,亦將所信仰的「媽祖」請分靈前來澎湖建宮廟祭祀。[2]
       清康熙22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軍隊進攻澎湖打敗鄭軍,當時施琅認為進攻取勝全賴媽祖顯靈相助,於是奏請康熙皇帝加封。康熙於隔年正式加封媽祖為「天后」,從此「媽祖宮」又稱為「天后宮」。[3]


[1] 張玉璜等人,2015-02,《澎湖縣國定古蹟天后宮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導-1頁。
[2] 陳英俊,2012-11,《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108頁。
[3] 鄭紹裘,2007-12,《懷古述舊話澎湖》,136頁。
■照片上圖來源:日治時期天后宮舊照片,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天后宮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懷古述舊話澎湖》照片(大正12年,1923)暨《國定古蹟澎湖天后宮本體損壞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報告書》修復圖。

施公祠
建造年代:日治大正3年(1914)
       康熙22年(1683)施琅率水師攻打澎湖,與明鄭守軍於澎湖海戰,明將劉國軒戰敗後由吼門遁逃。鄭成功孫鄭克塽隨即降清,並被封為漢軍公。因征台有功清廷封為靖海侯後施琅派兵進駐澎湖,於清康熙23年(1684)於媽宮澳東街與海壇館為鄰創建生祠當時稱「施將軍廟」[1],道光23年(1843)更名「施公祠」[2]。
       清法戰爭時受損,日本據澎後,日治大正3年(1914)原館拆除興建澎湖島病院,由施琅部屬後裔項秀明將施公祠與海壇館一同遷入原海壇標兵伙房處共祀(現址)。[3]


[1]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12,《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56頁。
[2] 鄭紹裘,2007-12,《懷古述舊話澎湖》,150至151頁。
[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施公祠及萬軍井。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92(2019.12.03)
■照片上圖來源: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1995-05,《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41頁。
■照片下圖來源:2019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施公祠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舊照片暨《澎湖縣第三級古蹟施公祠及萬軍井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竣工圖。

萬軍井
建造年代:清康熙22年(1683)
       萬軍井又稱「師泉井」,位於馬公市中央街一巷十一號,天后宮之東南側,施公祠之前。清康熙22年(1683)6月,施琅率水師擊敗劉國軒,進駐媽宮後,苦無充足水源供應所屬官兵,施琅祈於神,鑿井於天后宮東,井勇甘泉,萬軍汲取不盡,故曰「萬軍井」。[1]


[1] 鄭紹裘,2007-12,《懷古述舊話澎湖》, 151頁。
■ 照片上圖來源: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1995-05,《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40頁。
■ 照片下圖來源:2019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萬軍井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舊照片暨《澎湖縣第三級古蹟施公祠及萬軍井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竣工圖。

臺廈郊會館(水仙宮)
建造年代:清康熙35年(1696)
       水仙宮位於媽宮古渡口為澎湖四大古廟之一。清康熙35年(1696)澎湖右營游擊薛奎創建,內祀五水仙尊王為浮海營生之商船、漁民所敬拜。光緒元年(1875)修建為臺廈郊會所,為清代貿易於臺、澎、廈門間之商人組成的同業公會稱為「郊」,主要為經營商業者維繫行間商業信用與仲裁。
       至日治明治33年(1900)改稱為臺廈郊實業會館[1]。昭和4年(1929)媽宮街商民等集資修建,並將水仙宮移置二樓,一樓充為會所。臺廈郊會館的興衰始末史,反映澎湖與中國及臺灣商業貿易歷史深具意義。[2]


[1] 陳英俊,2012-11,《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102至105頁。
[2] 張玉璜,1998-12,《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148頁。
■照片上圖來源: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1995-05,《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35頁。
■照片下圖來源:2019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臺廈郊會館(水仙宮)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舊照片暨《澎湖縣第三級古蹟台廈郊會館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暨施工紀錄》竣工圖。

順承門(昔小西門)
建造年代:清光緒12年(1886)
       清光緒11年(1885)二月法軍攻佔媽宮,六月議和成立法軍撤退。光緒12年(1886)11月澎湖水師總兵吳宏洛到任後,以「國疆不得不防」為由,自12月起即領軍民築建「媽宮城」,亦稱「澎湖城」又稱「光緒城」,於光緒15年(1889)10月完工歷時近二年。
       媽宮城周圍長789丈2尺5寸、570個牆垛、垛高3尺、牆高1丈8尺。東南臨海,西接金龜頭礮臺,北面護城壕一道,並分建東、南、西、北、小南、小西六處城門,除大西門外,其他五處城門上均蓋敵樓各一座。
       清朝時期順承門城門前設有軍用碼頭一座,專供當地水師之用,日治時期因是軍事管制區,而有幸保存至今[1]


[1] 鄭紹裘,2007-12,《懷古述舊話澎湖》,22頁。
■照片上圖來源:秋惠文庫。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順承門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照片(約大正9年,1920)暨《澎湖縣國定古蹟媽宮古城順承門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期末修正報告》修復圖。

大西門(今中興門)
建造年代:清光緒12年(1886)
       清光緒11年(1885)二月法軍攻佔媽宮,六月議和成立法軍撤退。光緒12年(1886)11月澎湖水師總兵吳宏洛到任後,以「國疆不得不防」為由,自12月起即領軍民築建「媽宮城」,亦稱「澎湖城」又稱「光緒城」,於光緒15年(1889)10月完工歷時近二年。
       大西門特色為媽宮城六處城門中,唯一無建蓋敵樓之城門。清朝時期大西門為駐軍進出金龜頭礮臺、大校場、市區間之孔道,日治時期因是軍事管制區,而保存至今[1];於民國51年(1962)改建更名為「中興門」,位於今澎湖防衛司令部中正堂對面。[2] [3]


[1] 鄭紹裘,2007-12,《懷古述舊話澎湖》,22頁。
[2] 林會承,1995,<馬公市街空間組織之變遷>《媽宮「街內」今昔學術研討會專輯》,澎湖縣文化資產叢書14:78~83,94至97頁。
[3] 同[1],24頁。
■照片上圖來源:日治時期大西門城外舊照片,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中興門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網站」舊照片。

馬公金龜頭礮臺
建造年代:清康熙56年(1717)
       金龜頭礮臺,亦稱天南鎖鑰,位於馬公西南海岬上,清光緒12年(1886)台灣巡撫劉銘傳命澎湖鎮總兵吳宏洛建構金龜頭礮臺、西嶼東臺、西嶼西臺和大城北礮臺(拱北礮臺)四座新式砲臺[1]。天南鎖鑰的外營門有退凹橫額一方,為澎湖鎮總兵吳宏洛親筆題書「天南鎖鑰」[2][3]。其營區內可區分為砲座、外牆、隧道、官廳、兵房、馬道等部分,是集作戰、訓練、居住一體的城堡式建築[3]。日軍接收金龜頭礮臺後,將清朝時期所建位於中央三列穹窿式兵房的官廳,改建為「棲息掩蔽部」[4]。
       馬公半島西南的龜山頭上,與圓頂半島的風櫃尾蛇頭山東西斜對共扼馬公港門,其地又與外洋最衝要口的西嶼小頭角遙相對望,且與西嶼內塹汛共守澎湖灣,軍事地位相當險要。[5]


[1] 馬公金龜頭礮臺DM,古蹟價值。
[2] 楊仁江,2017-10,《澎湖縣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礮臺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工作報告書》,6-7頁。
[3]澎湖知識平台:金龜頭砲台。截自https://penghu.info/OB47BAC725D9F3ADF471
[4] 同[2],2-8頁。
[5] 楊仁江等人,2005-11,《澎湖縣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礮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9頁。
■照片上圖來源:楊仁江等人,2005-11,《澎湖縣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礮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18頁。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28珊榴彈礮礮臺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澎湖縣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礮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照片(約民國94年,2005)暨平面圖。

西瀛勝境牌樓
建造年代:民國36年(1947)
       建於民國36年(1947)位於馬公市觀音亭附近的西瀛勝境牌樓,是戰後澎湖地區最早的紀念性建築,官方為紀念二二八事件當時澎湖地區平靜無事而設立,也是全臺最早設立有關二二八事件的紀念物,深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牌樓位於澎湖觀光勝地觀音亭之進出要道,已和觀音亭之景觀、歷史融為一體,民眾的生活共同記憶與重要歷史地標之一。[1]


[1] 黃秋月,2006-01,《澎湖縣歷史建築西瀛勝境牌樓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2至5頁。
■照片上圖來源:鄭紹裘,2007-12,《懷古述舊話澎湖》,150頁。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西瀛勝境牌樓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懷古述舊話澎湖」舊照片暨「澎湖縣歷史建築西瀛勝境牌樓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竣工圖。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澎湖出張所
建造年代:日治昭和13年(1938)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澎湖出張所設立於大正11年(1922),附設在澎湖廳財務課,同年6月借馬公街288番號民房為事務所;其業務除售菸、酒之外,尚銷售鹽、油、火柴及樟腦油等日常必需品。後因業務發展之故,改借用臺灣軍經理部之倉庫為出張所所址,直到昭和13年(1938)開始籌備興建澎湖出張所之廳舍。[1]
       興建歷程分為:第一階段日治時期(昭和13年~19年)與第二階段以戰後的相關工事等,經多次增建才有如今規模。澎湖出張所於澎湖之經濟、歷史發展具重大意義。[2]



[1] 張玉璜等人,2005-12,《澎湖縣歷史建築「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澎湖出張所」調查研究計畫》,前言I。
[2] 同[1],1-17頁。
■照片上圖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澎湖出張所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照片(昭和16年,1941)暨《澎湖縣歷史建築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澎湖出張所調查研究計畫》立面展開圖。

澎湖公賣局北側防空壕
建造年代:約日治昭和16年(1941)
       日軍攻佔澎湖後,成立海軍「澎湖要港部」和陸軍「澎湖要塞司令部」,視澎湖為台灣海峽進而發展東亞的海軍勢力範圍之要塞地。
       昭和12年(1937)爆發清日戰爭,日軍台灣司令部宣布台灣進入戰時體制,於澎湖成立「澎湖廳統後聯盟」(侵華後援會)。昭和14年(1939)日軍以澎湖為作戰前進基地,進攻廣東汕頭。昭和16年(1941)令馬公街奉公員築造防空壕,並於澎湖島具有防衛地勢的海濱山坡地,構築防空壕和機槍堡,藉以監視各海岸往來飛機和船艦,以防止來自海上的攻擊。[1]


[1]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12,《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128頁。
■照片上圖來源:楊博淵等人,2007-05,《澎湖縣歷史建築『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澎湖出張所』修復工程再利用規劃設計》,2-31頁。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澎湖公賣局北側防空壕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照片暨《澎湖縣歷史建築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澎湖出張所修復工程再利用規劃設計》三視圖。

馬公市第三水源地配水塔
建造年代:民國49年(1960)
       澎湖居民原仰賴地下井水源,昭和2年(1926)設馬公自來水廠,並沿馬公與紅木埕之海岸線開鑿深水井六口,深各為450尺,並於地表下35尺硬岩層中鑿隧道連接六口水井,隧道總長2796尺「地下水庫」,經「體壓空氣揚水室」馬達抽送至高約30公尺的貯水塔(已拆除),再經由配水管將水送到馬公各用戶使用。
       昭和3年(1928)日治政府構建「文澳水源地」,並開鑿150公尺深水井三口。戰後原有的二處水源地水量已不足以供應馬公地區的民生用水,於民國49年(1960)在第一賓館附近另鑿新深水井並構建第三水源地配水塔供居民使用。[1]


[1]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12,《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106、107頁。
■照片上圖來源: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馬公市第三水源地配水塔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照片(約民國90年代左右)。

馬公東甲北極殿
建造年代:清康熙29年(1690)
       東甲北極殿俗稱「東甲宮」,傳說建於明朝末年,《臺灣縣志》則記載清康熙29年(1690)澎湖協左營守備趙廣所建[1]。經多次官民集資整修,改舊址增新基,加川庭增新進,建鐘鼓樓及兩掖庭、塑神像制廟器等大規模增建,於昭和2年(1927)完成時廟內東壁碑記載明之。
       二次大戰(1945)遭美軍軍機轟炸廟舍嚴重損壞,由里人勸捐集資於修建,民國38年(1949)落成並於廟西壁碑文記載[2]。因小火災重修於民國98年(2009)完竣即為今日廟貌,乃澎湖縣第一個歷史建築無官方經費而自籌整修完成者。[1]


[1] 林文鎮等人,2006-07,《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二輯˙馬公東甲(啟明里、重慶里)》, 27、28頁。
[2]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12,《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114、115頁。
■照片上圖來源: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照片下圖來源:2019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馬公東北極殿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網站」舊照片。

澎湖廳憲兵隊
建造年代:日治昭和6年(1931)
       澎湖廳憲兵隊位於澎湖天后宮西側,曾為清領協鎮署所在,媽宮建城後另建總鎮署廳址,原址則改為通判衙門。日治時期則為澎湖島憲兵隊隊址[1]。一樓馬房除飼養馬匹隊,也是馬伕宿舍和存放馬糧的空間。二樓為木樑支承的木樓板結構,為劍擊室或柔道室,晚上兼作船夫睡覺的空間[2]。


[1] 楊仁江,2008-06,《澎湖縣歷史建築澎湖廳憲兵隊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111頁。
[2] 同[1],177頁。
■照片上圖來源:楊仁江,2008-06,《澎湖縣歷史建築澎湖廳憲兵隊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179頁。
■照片下圖來源:2017年澎湖廳憲兵隊劍擊室及馬房,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 AR古蹟重現:參考《澎湖縣歷史建築澎湖廳憲兵隊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劍擊室及馬房舊照片暨建築修復圖。

澎湖郵便局
建造年代:日治大正13年(1924)
       澎湖郵政業務設立於明治28年(1895),日軍在前清澎湖廳內開設混合第一野戰郵便局並開辦匯兌兼儲金業務,7月20日隨軍撤離;同年再設立日軍十六野戰郵便局。明治43年(1910)臺灣總督府將十六野戰郵便局,改設為「澎湖二等郵局」;後再將電報局合併於郵便局內,並更名為「澎湖二等郵便電信局」。
       大正13年(1924)於海岸通和棧橋通路口,興建新的辦公廳舍。昭和16年(1942)郵電分辦後,改稱「澎湖郵便普通局」。[1]


[1] 陳英俊,2012-11,《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96、97頁。
■照片上圖來源:秋惠文庫。
■照片下圖來源:2019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澎湖郵便局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舊照片暨《澎湖縣歷史建築澎湖郵便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大正13年(1924)繪製澎湖郵便局新築工事配置平面建圖、建築復原圖。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建造年代:日治明治33年(1900)
       明治28年(1895)日本初領臺灣,臺灣總督府於澎湖設置警察署,隔年下設有水上警察分署。明治31年(1898)變更為「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特執掌包括警備、警邏及船舶臨檢等業務。[1]
       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設於當時馬公港區第二棧橋(海軍碼頭)西北側,第一代明治33年(1900)首建面積較少;第二代建物明治40年(1907)於原址前方進行小規模填海工程,設施更完整,有兩層的圓柱形觀樓以便觀測船隻出入馬公港。第二代建築物因原木構體不敵蟻害及氣候潮濕,而拆除重建並於昭和5年(1930)竣工落成。[2]


[1] 張玉璜等人,2005-12,《澎湖縣「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調查研究計畫》,前言I。
[2]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12,《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147頁。
■照片上圖來源: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12,《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148頁。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照片(約昭和7年,1932)暨《澎湖縣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調查研究計畫》修復圖。

馬公篤行十村
建造年代:日治明治36年(1903)
       馬公篤行十村位於城牆與新復路之間,與新復路西側和城牆內建築合稱為「篤行十村」[1],為明治41年(1908)日軍成立「澎湖島要塞司令部」後改為「馬公島重砲大隊」期間陸續興建日式木構造獨棟和雙併式軍官宿舍。
       二戰後由澎湖防衛司令部接收分配給所屬有眷軍官住宿,成為橫跨日治和臺灣二次戰後兩個時期的生活空間,並藉由婚姻關係融合了族群的籓籬,也衍生出特有的眷村文化;同時也是全臺澎最早形成的眷村,結合歷史文化與地景之文化園區。[2][3]


[1]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12,《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152頁。
[2] 篤行十村眷村文化保存園區:歷史背景。檢自https://dxsv.phhcc.gov.tw/home.jsp?id=12(2020.01.15)
[3] 盧建銘、陳正哲,2007-07,《馬公篤行十村日式宿舍群調查研究與活化再利用規劃計畫》,2至4頁。
■照片上圖來源:篤行十村眷村文化保存園區:建築形式,日本「樂篆雜誌」三井雅博社長的外公及母親全家福照。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新復路5號官舍(今資訊服務站)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篤行十村眷村文化保存園區官網」中新復路5號宿舍建築(今資訊服務站)舊照片暨《馬公篤行十村日式宿舍群調查研究與活化再利用規劃計畫》復原圖。

拱辰門(北門)
建造年代:清光緒12年(1886)
       澎湖水師總兵吳宏洛到任後,以「國疆不得不防」為由,自12月起即領軍民築建「媽宮城」,亦稱「澎湖城」又稱「光緒城」,於光緒15年(1889)10月完工歷時近二年。[1]
       清朝時期拱辰門又稱北門為通往城北鬼仔山墳墓區必經之城門 [2],日治時期昭和13年(1938),因都市計畫向內陸發展,且填海築港需大量土石,故而拆除東北方城牆、拱辰門,並填平城垣外護城壕。現今不復存在的拱辰門原址位於今公共汽車候車站西南側。[3]


[1] 鄭紹裘,2007-12,《懷古述舊話澎湖》,22頁。
[2] 林會承,1995,<馬公市街空間組織之變遷>《媽宮「街內」今昔學術研討會專輯》,澎湖縣文化資產叢書14:78~83,94至97頁。
[3]林世超、張宇彤,2016-02,《澎湖縣國定古蹟媽宮古城順承門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期末修正報告》,1-7頁。
■照片上圖來源: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1995-05,《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24頁。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拱辰門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舊照片暨「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National Historic Monuments of Taiwan)Facebook」舊照片。

朝陽門(東門)
建造年代:清光緒12年(1886)
       清光緒11年(1885)二月法軍攻佔媽宮,六月議和成立法軍撤退。光緒12年(1886)11月澎湖水師總兵吳宏洛到任後,以「國疆不得不防」為由,自12月起即領軍民築建「媽宮城」,亦稱「澎湖城」又稱「光緒城」,於光緒15年(1889)10月完工歷時近二年。[1]
       清朝時期朝陽門為媽宮城內與城外之間陸路交通之孔道[2],日治時期昭和13年(1938),因都市計畫向內陸發展,且填海築港需要大量土石,故而拆除拱辰門、朝陽門、迎薰門、即敘門,並填平城垣外護城壕。不復存在的朝陽門原址位於今民生路、民權路的交叉路口。[3]


[1] 鄭紹裘,2007-12,《懷古述舊話澎湖》,22頁。
[2] 林會承,1995,<馬公市街空間組織之變遷>《媽宮「街內」今昔學術研討會專輯》,澎湖縣文化資產叢書14:78~83,94至97頁。
[3] 林世超、張宇彤,2016-02,《澎湖縣國定古蹟媽宮古城順承門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期末修正報告》,1-7頁。
■照片上圖來源:鄭紹裘,2007-12,《懷古述舊話澎湖》,23頁。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朝陽門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懷古述舊話澎湖》、《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法國珍藏早期臺灣影像 攝影與歷史的對話》舊照片。

迎薰門(南門)
建造年代:清光緒12年(1886)
       媽宮城南北風都可以泊船的港澳,但是一直沒有完備的港埠設施。清領初期,只在水仙宮前設有簡陋的渡頭,「媽宮城」於光緒15年(1889)10月完工[1]。因水仙宮前的渡頭被城牆遮蔽,才把渡頭移至即敘門外,同時在迎薰門前增設構築官用碼頭一座,為媽宮城官吏送往迎來的碼頭[2]。此後「渡頭」一詞就成了迎薰門與即敘門之間海岸一帶的代稱。
       日治時期明治40年(1907),為了開闢臨海路拆除迎薰門與即敘門間的城垣,僅留下城門[3]。爾後,於昭和13年(1938)再因都市發展計畫拆除城門。不復存在的迎薰門原址位於今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路口處。[4]


[1] 鄭紹裘,2007-12,《懷古述舊話澎湖》,22頁。
[2] 林會承,1995,<馬公市街空間組織之變遷>《媽宮「街內」今昔學術研討會專輯》,澎湖縣文化資產叢書14:78~83,94至97頁。
[3] 許雪姬,1988,<媽宮城的研究>,《澎湖開拓史-西台古堡健保、媽宮城建城一百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專題討論文》。
[4]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12,《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34頁。
■照片上圖來源:秋惠文庫。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迎薰門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暨「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舊照片。

即敘門 (小南門)
建造年代:清光緒12年(1886)
       「媽宮城」,亦稱「澎湖城」又稱「光緒城」,於光緒15年(1889)10月完工[1]。清朝期間即敘門又稱小南門城門前構築商用碼頭一座,通判署在其內附近之水仙宮前設立「文口」,以稽查商船,為商紳以及進出口貨物之碼頭[2]。位於媽宮城之西南,故有「南甲」之稱。
       日治時期明治40年(1907),為了開闢臨海路拆除迎薰門與即敘門間的城垣,僅留下城門。爾後,於昭和13年(1938)再因都市發展計畫拆除城門[3]。不復存在的即敘門原址位於今中山路與民族路交叉口處。[4]


[1] 鄭紹裘,2007-12,《懷古述舊話澎湖》,22頁。
[2] 林會承,1995,<馬公市街空間組織之變遷>《媽宮「街內」今昔學術研討會專輯》,澎湖縣文化資產叢書14:78~83,94至97頁。
[3] 許雪姬,1988,<媽宮城的研究>,《澎湖開拓史-西台古堡健保、媽宮城建城一百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專題討論文》。
[4]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2010-12,《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34頁。
■照片上圖來源:秋惠文庫。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即敘門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舊照片暨「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舊照片、《開臺巡跡》舊照片。

澎湖廳舍
建造年代:日治昭和8年(1933)
       明治28年(1895)日本領臺後,仍襲用清光緒13年(1887)建的總鎮屬為澎湖廳舍,建築物受損嚴重,因屢修不堪使用。於昭和8年(1933)日本國庫撥款於媽宮城北側收買土地做為新廳建築用地,並於同年4月開工,由臺灣總督府營房營繕課設計監督,施工部分由上瀧土木建築組合上瀧柳作承包,歷經四年建置才竣工的澎湖廳舍。[1]
       期間為軍國主義逐漸蔓延整個日本帝國之際,興建宏偉、具有強烈政治宣示性質的建築物,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值得深思。


[1] 陳英俊,2012-11,《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34頁。
■照片上圖來源:許菊美、洪瑞全、呂信樺,1995-05,《走過從前:澎湖懷舊照片專輯》,67頁。
■照片下圖來源:2020年酷奇思本計畫拍攝澎湖廳舍現況。
■ AR古蹟重現:參考《媽宮(1604-1945年)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照片暨澎湖廳新舍平、立面圖。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園區地址 : 880澎湖縣馬公市莒光村10-2號(馬公金龜頭礮臺文化園區)
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768以上。 更新日期:2024-04-25|瀏覽人數:14796人